找到相关内容5222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佛教教理--二执

    依法执。”又《成唯识论·掌中枢要》:“有法不带人,人用必带体。人执定有法。”即法执迷于诸法的体,我执迷于诸法的用。  因为同一烦恼有我执和法执两个方面,所以分别立为烦恼障和所知障。即迷于诸法的体者谓所知障,迷于诸法的用者谓烦恼障。比如,有情皆为五蕴假合,如果对之而起贪爱,这就是对五蕴如幻虚假不能通达。由此不能通达便对五蕴假合的有情,和对起贪爱产生惑障,前者是迷于法体的法执,即所知障,后者是迷于法的...

    姚长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01855586.html
  • 问:如何对治尘劳妄想?

    “不于六尘心生,不于妄心着相。”一个国家要有国防的军事武力才能保卫国土,我们每一个修行者也应自我心理建设,以求抵抗尘劳,去除尘劳,进而明心见性。过自在解脱的生活,经云有四个力量,能对治尘劳妄想:     胜解力:对真理、禅定正确深入了解。     坚固力:对所信所行所知立场坚固,不朝秦暮楚。     欢喜力:对家庭、朋友、工作,从欢喜中产生力量。     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09491277436.html
  • 何为二执二执

    分别立为烦恼障和所知障。即迷于诸法的体者谓所知障,迷于诸法的用者谓烦恼障。比如,有情皆为五蕴假合,如果对之而起贪爱,这就是对五蕴如幻虚假不能通达。由此不能通达便对五蕴假合的有情,和对起贪爱产生惑障,前者是迷于法体的法执,即所知障,后者是迷于法的用的我执,即烦恼障。如果悟觉五蕴之体如幻虚假,那末对这假合的有情也就不会起贪爱了。因此说我执依法执而起,烦恼障依所知障而起。 ...

    姚长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91380753.html
  • 真现实论

    第一章 能知现实之方法  真现实论,为现量实相之说明。依能知现实之方法、与所知现实之事理、及能知所知之关系以为材料,于是有宗依论。  今言现实,必先知于现实;云知现实,必有能知于现实之方法,故首论现...知方法,同时亦为所知现实;凡所知有非能知者,能知无不是所知故。 [P6]  第一节 现比真似  一 何谓现比真似  现谓现量,比谓比量,真谓真现量、真比量,似谓似现量、似比量。量是规矩绳墨准确刊定之义...

    太虚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21238168.html
  • 益西彭措堪布:佛说无量寿经讲记(十七)

    ,不但解脱的问题顿时解决,成佛的问题也顺利解决。其实这说的是远离法我执。教理上很决定,所谓的障只有两种——烦恼障和所知障,或人我执和法我执,所谓的果只有两种——解脱和一切种智。现在以弥陀愿海神力的加持,一往生就能够不起我和我所想,脱了烦恼障,这就是得到解脱;再进而修行,使你不起任何的分别,也就是脱掉了法我执或所知障,所以必然现前一切种智。从这里就知道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益西彭措堪布|佛说无量寿经讲记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104725325700.html
  • 量理寶藏論(五)

    之溶化,若遠離熱火之源,則金又轉成堅硬。唯限一次了悟空性和慈悲,若遠離精勤奮發力量,則重又覆蓋塵垢。故若謂慈悲等之智慧圓滿資糧遍及於一切所知。  寅一、跳躍無窮盡修習應非有:  【待精進故不堅實,重...不定故。無害真實義,於自性顛倒,盡力不能遮,覺持彼品故」。  丑二、斷除遍一切智非有分為二:  寅一、設立諍論  【空性由修習慈悲,樂許趣入自性中,遍所知無窮盡故,極難證成遍智說。】某一外道謂:現證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61738390.html
  • 试论僧肇《般若无知论》的易理思维

    般若经》及《道行般若经》为证,提出“无相之知,不知之照”的基本命题:  《放光》云:般若无所有相,无生灭相。《道行》云:般若无所知,无所见。此辨智照之用,而曰无相无知者,何耶??果有无相之知,不知之照,...一、 般若无知  般若无知是一很吊诡的命题,并非一无所知,而是一跳脱有无相对的世俗之见,谓之“无知”。乃一无所染执知的了达,一种名为“空”的智慧,但亦非执是“空”,此有一深刻哲理在,此就其本体、名实、...

    张晓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1054787.html
  • 唯识学中的知识论

    思想是一致的。这个问题在下面“认知的过程”一部分中还会讲到。  一、 知识的形成  法舫法师认为:  要说明这个问题,我们应先知道:“知识有四种:一能知,二所知,三知的作用,四知识。”[18]这四种假若依唯识说:能知就是心体见分,是能量;所知就是见分把观察的相分境,是所量。知的作用就是行相,就是量时的心的活动。知识就是量果。依据西洋传统的知识论说:偏重于心理学方面,只注重在“知的作用”;如果...

    德澄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973552.html
  • 从哲学维度看唯识学的理论实质与实践意义

    ldquo;知”的反思追问,由此构建了哲学存在论与哲学认识论。哲学的活动是一种反思理性,它以纯思的方式审视所知一切的本质与因由。在历史上哲学是有演变与转换的过程的,最初哲学是一种自然思维方式,它...;与“知”是有同构,这便产生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哲学。随着“知”与“在”的哲学演绎系统的完备,人们又意识到所谓反思追问的所知一切...

    胡晓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073502.html
  • 量理宝藏论(五)

    虚体是彼之虚体故。五、有法差别相违因:虚体直接相违之所差别,「遮无」之虚体和「所知」之虚体,「非因」和「所作性」为因相等等。六、有法无差别相违因:虚体无差别,「所作性」之虚体和「无常」之虚体等等相异之...一?所知成立遍及三法  己二?确定能遍三法之自性  己三?三法各个立论。  己一?所知成立遍及三法:  【一切所知由三法,遍满故述彼理论。】一切所知遍满定义、名相、事相三相而成立自证识,若所知之相显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25838221.html